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书画家网手机版本
 
 
艺术家搜索:  
陈鹏年
加入时间:2013-04-03 访问次数:51752
 个人资料及介绍

中国清代书法家 陈鹏年

    陈鹏年(1663-1723),字北溟,号沧洲,湖南湘潭人。康熙三十年进士。累擢江宁知府,苏州知府,禁革奢俗,听断称神。以清廉著,有“陈青天”之称。卒谥恪勤。其书法亦为世所称道,善行、草书,罢官时,持易酒米,人争藏弆以为荣。有《道荣堂文集》、《道荣堂诗集》、《喝月词》、《历仕政略》、《河工条约》等。《清史稿》有传。

    清康熙三十五年至三十七年,陈鹏年任西安(衢县)知县。他为官3年,为衢县人民办了许多好人好事,清《一统志》、《浙江通志》、民国《衢县志》等,对其政绩均有记载。

    陈鹏年任知县时,适逢清初“三藩之乱”平定不久,处于人口锐减,田园荒芜,水利失修状态,虽经前几任知县极力处置,但元气仍未恢复。明末清初,衢县有人口约15万,经“三藩之乱”,只剩下4万多人。他到后,继续招回部分外流人口,安置外来垦殖荒地的移民。对有田无主、田赋不符的,每都设公正2人,每图分为10区,设区长2人,全面丈量土地,插签标号,编造清册。通过丈量土地,豁除虚数,由田主照常纳税,避免了有田无主、田赋不符之弊。对无主土地,租给移民耕种,使原来各大畈荒芜土地重新垦复。

    陈鹏年重视水利建设,善解水利纠纷。千塘畈的石室堰渠道失修,他沿途调查,将灌渠受益田户,编为10甲,每甲设堰长4人,轮流管理。他每年对堰勘察一次,并废除堰长供应差役酒食的旧规。他疏通城濠,在小南门外建立分水闸,使石室堰水平时入濠,旱时开闸放水,灌溉东门外雄鸡畈农田,人称此闸为“陈公闸”。杜泽有座五墅堰,历来分灌杜泽、白水两畈农田,后来杜泽人企图堵截流水,占为已有,白水人常为断水而与杜泽人发生争吵。陈鹏年就深入堰口调查,严惩为首策划者,两地各选堰长,共同管理,共同分享。

    陈鹏年在任期间,为民伸张正义,深受县人称誉。县人郑荣祖和他的父亲同死于冤案,前任知县疏于详核,郑妻屡次喊冤上诉,终未了结,为此郑妻碰碑而死,灵枢停在城西铁塔下达7年之久。陈鹏年了解以后,给予重新复查,终于获得平反,并为其建墓立祠,亲题“孝烈”两字于碑上。这件为民伸张正义的事,后人编成《铁塔传奇》,在县城上演。

    陈鹏年上任时,遍查原有地方志,但明代修的县志久佚不存。他非常遗憾,决心任内新修一部。不到3年,一部县志如期完成,为后世留下了宝贵史料。不仅如此,陈鹏年在衢期间还留下不少诗文。他写过一篇《祈雨文》,名为祈雨,实为县情分析,他历数失政之责,痛诉民间之苦。他的诗作,也非吟风弄月,而是与百姓牵连在一起,乐百姓之乐,忧百姓之忧。如《重过山家》:“隔年重访老农家,秋场敢竞夸。旱后仅余麦浪,霜前先透桕林花。茶瓜丈室松寮迥,箭栝参天鸟道斜。自叹初衣迟岁月,帽檐狼藉软尘遮。”诗中透出他察访农村的喜悦心情,并含有因旱情带来的不安。

1962年,《人民日报》曾载有陈鹏年书目诗卷,郭沫若赞道:“正气传吹鬼,青天德在人,一时天下望,万古吊中珍。”陈鹏年在衢任满后,擢升江宁知府,在知府任内,因不忍朝廷追加江宁田赋,而被削职入狱。康熙南巡时平反,并擢升为河道总督。雍正元年病故于河防工地。

 作品展示
 名称: 陈鹏年 行书虎丘诗轴  简介: 纵121.2厘米,横50.2厘米。中国国家博物馆藏。小莽苍苍斋旧藏,田家英家属捐赠。
 说明:

    释文:雪艇松龛阅岁时,廿年踪迹鸟鱼知。春风再扫生公石,落照仍衔短簿祠。雨后万松全合沓,云中双塔半迷离。夕佳亭上凭阑处,黄叶空山绕梦思。尘鞅刚余半晌闲,青鞋布袜也看山。离宫路出云霄上,法驾春留紫翠间。代谢已怜金气尽,再来偏笑石头顽。楝花风后游人歇。一任鸥盟数往还。此余己丑作虎丘诗也。庚寅既解组,于辛卯岁,此诗得呈御览。几罹不测,荷蒙我皇上洞雪,于壬辰十月初六日宣示群臣,此二诗遂得流传中外,诚旷古奇遇也。因嘱书为志,于此仰见圣明鉴及幽微,兼志感泣于不朽云。长沙陈鹏年。


显示第 1-1 条记录,共 1 条记录
返回顶部

京ICP备16029691号-5 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192号